未名策府欢迎您!
当前位置:智库动态 > 所有内容
药食同源,开启传统医学新征程——岳正刚教授在2025年度“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的主旨发言
来源:知者苑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29

       11月1日,2025年度“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圆满结束。此次论坛规格高、参与方广泛,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下,由博雅资源生态圈主办,知者苑承办,博雅会、元培工匠、未名策府、元培商学院、燕园人合集团等多方联合协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岳正刚,以《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为传统医学发展带来新思考。


       一、药食同源:健康挑战下的产业起点


       当下,中国社会在健康领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1000万人,预计2035年前后将突破5.6亿。同时,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危害巨大。以医疗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已陷入困境,难以有效应对诸多此类挑战。在此背景下,药食同源产业应运而生。它肩负着解决健康问题、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的重要使命,成为应对健康挑战的关键突破口,为人们提供全新的健康管理思路。


       二、守护健康:药食同源的必然选择


       从人类健康守护角度看,药食同源产品凭借其独特属性,成为食品、药品、保健品之外,极具潜力发展的未来健康产品研发的新方向。一方面,食疗养生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入人心,人们接受度高。食疗文化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各种食疗方剂、养生理念代代相传,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中医理论的科学指导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中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通过食物的性味归经调理身体,此理念与现代人追求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高度契合,满足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为产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


       三、荆棘满途:产业发展的重重阻碍


       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政策、原料、属性三座大山的阻碍。政策上,相关法规标准不完善,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界定、审批、监管等环节存在模糊地带。这使得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限制了产业规范化发展。原料方面,优质中药材资源短缺,种植过程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属性界定上,药食同源产品兼具食品和药品部分特性,在市场定位、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困惑,难以把握发展方向,导致市场推广受阻。


       四、创新破局:“中医茶疗”新理念实践


       中医药守护国人健康数千年,积淀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治未病”理念从源头阻断疾病发生发展,更是极具现实价值的健康智慧。但这一先进理念的落地,却面临着两大现实难点:一方面,“已病” 的症状直观易感知,“未病” 的潜在风险却常被忽视,导致预防意识难以普及;另一方面,“良药苦口”的固有顽疾让部分人对中药望而却步,难以坚持长期服用,更是限制了其在疾病防治前端的推广使用。为破解这些痛点,“中医茶疗” 顺势而生。它扎根食疗养生传统,贴合国人爱喝茶的生活习惯,既延续中药汤剂的可靠疗效,又兼顾茶叶的天然美味口感,借助现代科技实现中医药与茶的巧妙融合,让产品兼具“茶的清香、药的功效”,成功打破“中药难喝”的壁垒,实现了“轻松饮茶、收获健康”的创新突破。在产品迭代中,中医茶疗完成了从初代中药代茶饮,到融入“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茶养,再到践行辨证施治思想的进阶发展,推动中医药养生理论从概念化产品向功效化产品转变的本质飞跃。这一新兴产业趋势,聚焦中医药治疗与保健功效的深度融合,为“治未病”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也以实打实的产品力为传统医学注入新活力。


       岳正刚教授的主题演讲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思路和前瞻性见解。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传统医学全球化发展迎来机遇。药食同源产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契机,突破政策、原料、属性等方面的困境,以创新理念和实践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药食同源产业必将在“一带一路”沿线绽放光彩,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启传统医学发展新篇章。


IMG_8260-opq4082609062.jpg

元培商学院 博雅资源生态圈 知者苑 博鳌少年论坛 燕园人合集团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 元培工匠人才信息网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2021000398号-1

编辑中心:未名策府   技术支持:博雅资源生态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094号